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上海市档案馆与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展开合作
[作者:上海市档案局 转贴自:上海市档案局 发布时间:2010-10-26 09:17:15  点击数量:1230]

        日前,上海市档案馆与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宣布展开合作,发挥智与库连手的优势,共同开展整理与研究近代上海金融档案史料的工作,双方合作的被列为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近代上海金融档案史料整理与研究”课题正式开题,并将编辑出版《近代上海金融变迁档案史料选编》系列。上海市档案馆馆长吴辰、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吴景正出席当日的新闻发布会并致辞,市档案馆副馆长朱金铃主持新闻发布会及有关学术交流活动,本市金融界和市档案馆、复旦大学的近三十位专家、学者与会。

       新闻发布会介绍,较为完整系统的金融档案史料是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的一大特色,其中既有为数众多的中外资银行的档案史料,也不乏钱庄、保险、证券、信托公司等不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一些金融业同业公会的档案史料。馆中所藏1949年前的金融档案,总计6万卷,其中仅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档案,就达6000多卷。最早金融档案来自清末民初,属于由李鸿章、盛宣怀创办的中国第一家华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金融档案最集中的出自解放前著名的交通银行等四大官僚资本控制的银行,还有当时的“南三行”、“北四行”等民营银行,7家银行的案卷达16000多卷。这批金融档案史料目前已大部分对外开放,研究参考价值十分突出,广受中外研究者关注。

      此次,上海市档案馆将与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开展合作的“近代上海金融档案史料整理与研究”课题,通过深入开发相关档案信息资源,并汇编出版馆藏金融档案史料,对进入21世纪上海着力重塑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颇具现实和战略的意义。今后两家联合推出的《近代上海金融变迁档案史料选编》系列,将反映上海自近代开埠后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止一百多年来,作为金融中心变迁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涉及金融机构、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事件、金融人物等诸多方面。合作期间,双方还计划联合召开相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开发衍生文化产品,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事业的发展。

      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档案馆还向媒体记者提供了《馆藏金融档案史料情况》的介绍资料,其中透露上海市档案馆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单位此前已整理编辑了部分金融档案,包括《旧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上海银行家书信集》《周作民日记书信集》等,揭密了大量历史史实,凸显出档案史料的宝贵之处。

 

    透露一:罗斯福新政曾干预中国金融市场

  近一时期,美国官方频繁用口头方式干预中国人民币汇率,殊不知,早在77年前,美国为解决国内经济危机也采用过相同的办法,干预过中国的金融市场。据《上海银行家书信集》所披露,1933年,罗斯福新政为了摆脱并转嫁经济危机,实施白银政策,高价收购白银,造成中国白银大量流失,引起人心浮动,引发了上海的挤兑风潮。1935年,上海银行停业14家。对此,中国企业家、银行家联名写信给罗斯福,对于美国转嫁危机的做法,表现出极大的不满,信中说:“敝国人民近来已备受天灾人祸之痛苦,而目下又有深陷于经济不景气之危。敝国人民冀与贵国人民在商业关系上深进一层,希贵大总统保障银价安定,不使其飞奔上腾。”但此信发出后,如石沉大海,沓无音讯。

  透露二:“一元银行”的经营理念

  时下,中国的大型商业银行对小储户多看不上眼,有些银行甚至提出小额储蓄要收取管理费用。类似的现象也出现了近代。金融档案中的《陈光甫日记》是第一本近代中国银行家日记,日记中记载:1915年上海银行成立时,当时的银行、钱庄均不屑于普通市民的小额存款,特别是银元存款,一般不给利息,但这种存款,大多是城市中小下层劳动人民辛勤所得,小则小,但积少成多,又流动性不大,非常可靠。为此,陈光甫推出了“一元起存”的业务,事实证明这种业务确实是吸引社会游资的好办法,后来各银行起而仿效。

  陈光甫在日记中说:“当余初主储藏自一元起储时,亦颇有人笑余争逐细微,不意行之数年,昔之笑我者,皆接踵而起,学余之所为矣。”他在1930年12月17日的日记中强调:“人争近利,我嘱远功,人嫌细微,我宁繁冗”,这种经营方针放在今天也值得金融从业人员学习思考。

  透露三:旧上海证券交易所,曾是国民党集聚力量的重要场所

  1920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后,带动了上海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20世纪20至30年代,上海证券市场交易的主要品种是公债库券,其业务远远超过当时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容纳的资金来自全国各地,而且,它是国民党集聚力量、人才和经费的重要场所。早期交易所中的恒泰号经纪人营业所,共计股本3.5万元,1000元一股,共35股,其中张静江5股,其侄张秉三4股,蒋介石(化名蒋伟记)4股,戴季陶2股,陈果夫1股。张静江等人的股本经营所得,为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曾经提供了大量的活动经费,张静江因此有早期国民党的“财神爷”之称。

广安市档案馆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verd
蜀ICP备2021013166号-1

地址:广安市广安区五福南路800号 邮编:638000 电话:(0826)2332533 电子邮箱:gasdaj@163.com

技术支持:翊宝科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广安市互联网举报中心